
鄉村旅游示范鄉鎮培訓心得體會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9-09 16:41
鄉村旅游示范鄉鎮培訓心得體會
近年來,我們全面實施了“生態建村、發展旅游業”的發展戰略。我們堅持“一村一業一村一品”和“一軸兩翼”的工作理念。大力推進鄉村旅游升級和萬華旅游區開發建設。依托萬華山景區,突出“萬華”主題,打造“延安后花園和城市接待廳”。我們重點打造了木蘭文化旅游區、華天景區和佛道坪陜北傳統村落生態農業景區三大景區。我們稱它們為“牡丹之源”、“木蘭之鄉”和“萬華之鄉”,并盡一切努力創造它們。一是堅持項?目帶動。我鄉全面保障和實施了杜富川生態走廊、杜富川溝圍墾、杜富川棚戶區改造、村道升級、杜富川河道綜合治理、佛道嶺森林健康運動公園、毛家堡1000畝蘋果收獲園、毛家寨等一大批重點工程,極大地改變了萬華旅游基礎設施條件和整體面貌。二是堅持公司化運營。我們將引進延安旅游集團建設一個旅游集散中心和一個人工湖,作為一千畝花田的重點。我們還將引進延安市投資公司,協助佛道坪村酒店、森林公園、毛家寨等項目的開發。我們將大力支持秋水園生態旅游項目的順利建設。2018年,我們將引進方圓旅游汽車公司等旅游公司,新建三家酒店。所有項目都由企業獨立科學地論證和管理,以確保旅游項目具有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
萬花發展鄉村旅游具有良好的資源稟賦
一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萬華是中國牡丹的故鄉,中國四大牡丹產地之一,英雄木蘭的故鄉,也是詩人表達愛意的地方。文化是旅游之魂。牡丹、杜甫和木蘭是萬華發展旅游業的獨特文化象征。二是人口聚集,交通便捷順暢。萬華山鎮靠近延安市。西延高速公路、連接線、西環路和西運高速公路使萬華交通順暢便捷。它位于延安市半小時服務圈。三是山青水秀,自然環境優美。萬華植被豐富,森林茂密,原始生態保護完好。它在2015年被命名為生態鎮。花園頭村被命名為“全國生態文化村”。四是樂在農家,旅游蓬勃發展。萬花是延安“農家樂”發源地。轄區有萬花山景區。目前,全鎮共有27棟休閑別墅,10多棟正在建設中。鄉村旅游有著良好的基礎。
堅定不移打造鄉村旅游先行示范鄉鎮
在新一輪農村振興的大形勢、新趨勢下,我們要抓住機遇,抓住機遇,建設農村生態旅游示范鄉,成為全區旅游開發建設的先鋒。我們將以規劃引領萬花全球旅游,以項目建設加速萬花全球旅游,以公司運營提升萬花全球旅游,以產業建設確保萬花全球旅游。-是繼續完善村莊規劃編制。牢固樹立規劃第一的意識和理念,完成鄉鎮農村振興發展規劃、17個村莊保護發展建設規劃,力爭一步到位,分步實施,避免重復建設和勞動力、資金。
二是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我們將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特別是污水處理、垃圾收集、農村廁所改革、綠化美化、工業建設和環境衛生改善。三年內建成6個美麗宜居村和10個生態村,穩步建設宜居易居村鎮。
三是全面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堅持規劃項目意味著對未來進行規劃,將一些基礎設施項目、工業項目、旅游開發項目和環境改善項目精心打包到項目庫中,并積極爭取。努力改善經營環境,確保轄區內萬華旅游集散中心、秋水花園、佛道坪旅游服務中心、旅游度假酒店、羅隱計燕水庫等重點項目順利建設,確保項目早日竣工投產,盡快改變鄉鎮落后的基礎設施條件,為旅游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是以活動升溫鄉村旅游。認真策劃和組織一系列活動,如美麗鄉村攝影大賽、山地自行車大賽、農家趣味烹飪大賽、采花大賽等,以凝聚人氣,營造氛圍,促進鄉村旅游持續升溫。進一步加強對農民的宣傳教育,積極推進土地流轉,提高土地集中利用規模和農民組織化程度,讓更多農民參與和受益于鄉村旅游發展,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主體和主角。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經營模式,搭建了當地人參與鄉村旅游的平臺,實現了全方位旅游、全方位培訓、全方位參與和多元化增收。
五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和企業參與萬華生態旅游度假區的開發建設,與當地政府、村組和村民建立互利共贏的商業模式和合作關系,確保開發建設的可持續發展。2019年,重點應放在結合正在進行的棚戶區改造、古村落花源民俗文化的保護性開發、突出陜北第一窯、碑林、萬華農家等特色上。,打造具有陜北特色的宜居宜居小城鎮。
六是努力壯大富民產業。按照“以旅游業為主,以支柱產業帶動,增加整體收入和財富”的理念,鄉村旅游的發展與精準扶貧工作緊密結合。在產業布局上,杜甫川主干道村確定為鄉村旅游區,杜甫川農家樂建成四川,現有農家樂全部改造升級。同時,將努力在四川大道南北兩側的拐溝村開發一個村莊和一個產品。建設一批專業養殖村,包括曹家溝、婁塔、年莊黑發生態豬、小林魯花土雞、綠色水產品、山蘋果和有機蔬菜。將向游客提供綠色農產品或配套服務。瓜葛溝將由四川路驅動,“兩翼”將由“一軸”驅動。最后,依靠鄉村旅游共同實現扶貧與繁榮。
新的征程已經開啟,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我們將帶領全鄉的干部群眾,不要忘記你們的首創精神,勇往直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奮斗。
需要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