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學習】 中國共產黨延安歷史——結束雙重政權(三)
編輯:admin 時間:2024-09-13 05:37
1939年5月30日,毛澤東出席西北青年救國會舉行的模范青年授獎大會,作題為《永久奮斗》的講話。毛澤東在講話中指出:“現在,我們共產黨吃的是小米、黃米,而且還要自己搞飯吃,進行生產運動,而反共專家吃得又多又好,還盡干壞事。這里就有好的例子,延安縣有兩個縣長,一個是月餉二塊錢,一個是月餉一百八十塊錢,拿二塊錢的是共產黨員,拿一百八十塊錢的是反共專家。然而反共專家管的地方,只有窯洞一個,做的事情,就是反共、破壞、搞特務工作。他們這樣反共下去,一定要變成帝國主義的走狗。天下沒有不走之狗,也沒有不降日本帝國主義的反共專家?!?br/>
1939年11月,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進一步確定以“軍事限共為主,政治限共為輔”的方針。隨后,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國民黨頑固派首先把矛頭指向陜甘寧邊區。12月,封鎖陜甘寧邊區的國民黨軍胡宗南部,糾集地方反共勢力,首先在邊區西部隴東地區和南部關中地區發動進攻。他們到處襲擊八路軍,摧毀地方政權和群眾抗日團體,捕殺工作人員,先后襲占了豫旺全縣和寧縣、鎮原、旬邑、淳化、正寧5座縣城及10個區、7個半鄉、131個村莊,計面積約30640平方公里,占邊區總面積的20%,人口50萬,占邊區總人口的1/4。在邊區東部的綏德警備區,以綏德專員何紹南為首的頑固分子,煽動反動分子叛亂,迫害共產黨的軍政干部和人民群眾,破壞邊區治安。這些進攻,直接威脅著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所在地和邊區首府延安。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下,陜甘寧邊區軍民被迫進行自衛還擊,堅決打退來犯頑軍。
在晉西地區,國民黨地方實力派閻錫山發動晉西事變(又稱十二月事變),向八路軍和山西新軍發動進攻。國民黨第九十七軍朱懷冰部和第六十九軍石友三部分別在冀西和冀南、冀魯豫地區向八路軍發起進攻。八路軍和山西新軍堅持自衛原則,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進攻,鞏固了晉西北、太南、太岳、太行、冀南、冀魯豫等根據地。到1940年三四月間,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來源:學習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