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聚焦人才鏈建設 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
編輯:admin 時間:2024-09-09 06:05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既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動能,也是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的必然趨勢,更是實現農業強國建設目標的戰略選擇。加快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農業人才鏈建設是關鍵。因此,聚焦農業人才鏈建設,推進農業新質生產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目標實現,對于加快農業深度轉型升級、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價值。
聚焦建鏈,筑牢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根基
一是夯實農業人才課程體系。聚焦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目標,圍繞國家緊缺農業人才需求,引導高等院校和農業職業院校完善和更新農業教育課程體系;明確農業大數據、數字化農業等專業核心課程,多層次多路徑融入生物學、生態學、經濟學等跨學科前沿知識,利用虛擬仿真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應用場景,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和交叉學科素養的高素質農業創新人才。
二是優化農業人才師資體系。大力引進跨行業、跨領域、跨業態的復合型農業科技人才作為導師,建立以農業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師資體系,打造農業人才培養共同體。構建科學合理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效果評估體系,完善不同師資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在農業技術師資人才職稱評定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制度創新,持續優化農業人才師資結構。
三是強化農業人才實踐體系。推動高校、科研機構與農業企業的深度合作,共同設計農業人才培養實踐方案,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的農業人才實踐模式,在“田間小課堂”等項目中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通過參與國際交流項目、農業科研項目、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培養實踐創新型和實用技能型的農業人才,拓展農業人才的國際化視野,提升農業人才的實踐技能,以適應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現實需求。
聚焦強鏈,提升農業人才賦能新質生產力水平
一是完善農業科技人才制度。構建符合農業科技發展規律的制度體系,完善農業科技創新人才的激勵機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設立農業科技創新的人才津貼,充分釋放農業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破除不同制度之間存在的壁壘,破解農業科技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通農業科技人才在不同單位間的流動通道,在職稱評定、優惠落戶、創業扶持等方面給予支持。
二是強化農民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引進院士團隊、科技人才小隊等方式,加強對農民的高科技認知和實踐的培訓力度,積極探索“數字素養提升+科技技能培訓+智能設備實操”的新型農民科技人才培養模式,認定一批“農民科技領軍人才”,對農業科技創新作出突出業績和實際貢獻的農民適當補貼,提升農民科技人才的歸屬感。
三是優化人才協同育人機制建設。立足農業生產效能提升這一重大現實訴求,推動農業高校、涉農企業和科研機構的聯動合作。在高新技術、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聯合攻關,搭建協同育人平臺,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人才融通。強化與國際農業科技院校的深度合作,引進國外優質農業教育資源,推動農業科技人才國際化培養,致力打造農業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聯合艦隊”。
聚焦補鏈,強化農業人才發展韌性
一是堅持政策頂層設計。建立健全農業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強化頂層設計,加大扶持政策投入力度,以頂層設計統籌政策引領、資源保障和組織領導,補齊農業人才領域政策保障不足的短板。通過優秀農業人才評選、創新創業比賽等途徑,營造尊重農業人才、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吸引更多農業人才服務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二是引導農業人才集聚。政府搭臺,建立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農業創業園等平臺,為農業人才提供科研創新平臺和成果轉化服務,打造現代化大農業創新高地,吸引農業高端人才集聚。鼓勵一批有理想、有朝氣、有文化的農業青年群體扎根鄉村、返鄉創業、服務農業,加強農業技能培訓和創業服務指導。在貸款支持、土地使用權優惠、稅收減免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持續提升創新創業活力。
三是強化人才引領作用。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遴選建設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基層“土專家”隊伍,加快提升高技能人才在育種育苗、孵化繁育、仔畜護理等方面的帶動作用。鼓勵各地在農業生產經營、農產品品牌建設方面開展競賽活動,孵化一批農業名師、農業大師,扶持農業工匠領辦創辦具備品牌特色的企業,構筑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蓄水池”。
聚焦延鏈,以人才為主體打造農業新質生產力高融合業態
一是人才聯動帶動區域協同。鼓勵農業人才要素在不同區域間進行聯動,積極探索“聯合創新、雙向流動、協同引育”的區域間農業人才合作機制,引導人才、資本、科技等要素雙向流動和配置創新,發揮區域間優勢互補、創新聯動優勢,構建農業人才跨區域聯動新格局。通過跨區域農業重大科技項目合作、人才合作交流訪學等方式,以區域農業人才聯動帶動農業產業高度融合。
二是人才融入加速深度融合。推動小農戶有機融入農業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農民主體地位,增強小農戶現代化農業技術、特色品牌建設、電商直播帶貨等方面的能力,圍繞農業全產業鏈打造復合型人才,鼓勵農業專業人才參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銷售全過程。加快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推廣全產業鏈融合實踐模式,助力農業全鏈條升級,實現共創共建、共贏共富。
三是人才創新助力業態升級。創新農業產業新模式、發展新業態,鼓勵農業專家和農民共同深度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共同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促進一二三產、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增強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構建“科技產業+特色產業+優質產業”的現代化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各地農業人才創新思路,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培育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新業態,打造現代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