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三部門發布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
編輯:admin 時間:2024-01-30 05:35
近日,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水利部三部門聯合印發修訂后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要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打好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指導各地組織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解決農村突出水環境問題。
《指南》明確了農村黑臭水體面積、識別步驟、不判定為黑臭水體的特殊情形。規定原則上將水體面積200平方米及以上納入農村黑臭水體排查范圍,但群眾反映強烈的黑臭水體,可不限于上述要求。按照感官判斷、公眾評議、水質監測3個步驟,判斷是否為黑臭水體。《指南》原則上將水域面積為2000平方米及以上的黑臭水體(較大面積黑臭水體)納入國家監管清單管理,水域面積不足2000平方米的黑臭水體納入省監管清單管理。
《指南》明確了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的總體要求。堅持以污染源頭管控為根本,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水系連通、生態修復”的基本技術路線,以縣級行政區為單位整縣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根據水體用途或其用地分類和污染成因,結合村莊發展規劃、區域經濟水平和村民需求等確定治理思路,優先采用資源化、生態化治理措施。實施并完成控源截污措施后,確因無水源而導致水體消亡的,在水利、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同意變更土地利用類型的情況下,征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的,方可采取覆土填埋等措施。
《指南》要求通過建立水體巡查和保潔制度、污染治理設施管護制度、村民參與制度、社會監督制度,建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長效管護機制?!吨改稀愤€明確了水體不黑不臭、完成水體治理措施、建有長效管護機制、群眾滿意、公示無異議等5條驗收標準。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在線